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委、省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節能降耗作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抓手,以提升能效水平為核心,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多措并舉、狠抓落實,推動節能降碳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約37.3%,相當于節約5000萬噸標準煤,少排放13000萬噸二氧化碳,以年均1.3%的能源消費增速保障了年均7.1%經濟增長。
一、發展綠色產業,提高綠色經濟增量
堅持減排不是減生產力,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印發實施《河南省靜脈產業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開工建設64個靜脈產業園,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50個,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能力達到4.99萬噸/日,占比58.2%,比2012年提高50個百分點以上。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完善政策機制,開展供需對接,建設安陽、新鄉、許昌、信陽等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打造一批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節能環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5%,2021年達到5000億元左右。
二、優化能源結構,從源頭上推動降碳
“十三五”期間,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2755萬千瓦,年均增速超過45%,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超過30%。全部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全省煤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00克標準煤/千瓦時,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嚴格落實新建(改建、擴建)耗煤項目煤炭消費替代,實施燃煤鍋爐拆改、集中供熱改造等清潔替代工程,“十三五”期間全省煤炭消費總量累計下降17.5%,2020年全省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約67.6%,比2012年降低12.4個百分點。
三、聚焦重點領域,實施節能改造降碳
組織實施綠色循環發展重點工程,以省級開發區為主體,實施園區綜合能源改造、污染第三方治理、綠色化改造、靜脈產業園提質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建設等6大工程,推動園區綠色低碳發展。組織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節能降碳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深入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推動鋼鐵、化工、建材、有色等17個重點行業開展對標活動,堅持“一企一策”指導企業制訂節能降碳改造方案,建立節能降碳改造臺賬,深挖節能潛力、提高能效水平,為重大項目騰出用能空間。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57%,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
四、完善政策機制,夯實節能降碳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修訂《河南省節約能源條例》,制定黨政機關、醫療機構、教育機構、場館類機構等4類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等地方節能標準,節能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漸趨完善。深化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建設,構建了“1+4+N”制度體系,建設了省用能權交易平臺,完成了第一批試點企業履約交易,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動能耗要素向優質企業、項目流動和集聚。構建碳達峰“1+N”政策體系,將能耗強度降低目標納入省“十四五”規劃、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建立省、市、縣(區)三級節能目標管理體系。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