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位于陜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對于不了解陜西的人來說,“黃土高原”“沙漠”都是貧困與不毛之地的代名詞。但在陜西省內,榆林卻被冠上了“陜北暴發戶”的稱號。
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國家對榆林開展大規模能源勘探,榆林人的命運徹底改變了。
榆林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蘊藏著622萬噸煤、1.4萬噸石油、1億立方米天然氣、1.4億噸巖鹽,其資源組合配置之好,國內外罕見。榆林市有54%的地下含煤,約占全國儲量的五分之一。
1998年,國家級的陜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正式啟動。2000年,榆林一躍從縣級市成了地級市,這座能源之城剛剛起步,彼時GDP僅有100多億元。
成為地級市后,榆林經歷了煤炭“黃金十年”,隨著煤炭價格大漲,榆林經濟總量突飛猛進,到2011年時,GDP翻了20倍,超過2000億元,成為經濟總量僅次于西安的“陜西第二城”。
但接下來,我國煤炭消費增速開始急速放緩,煤價大跌,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產業結構單一的榆林一度遭受重創。2015年、2016年,榆林的GDP都不及往年,呈負增長狀態。
榆林的樓市發展情況,與其能源產業發展曲線深度吻合。
2013年,榆林樓市達歷史高峰,同樣出現了一房難求的瘋狂搶房場景。但隨著煤價下跌、經濟總量下滑,榆林樓市在2015年跌入低谷,直至2018年才開始復蘇。
最初復蘇的原因和全國其他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類似——拆遷與棚改,政府注入大量資金進行了棚改貨幣化安置。榆林樓市在棚改刺激下逐漸升溫,但是并未回到2013年時的高點。
榆林的人口并不多,僅有362萬人,約為西安人口的四分之一,其前三季度人均GDP達到了9.99萬元,在陜西排全省第一,接近東部的合肥、嘉興等城市。
推高房價的,除了棚改帶來的需求,還有城市化的人口規劃。《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顯示,榆林的城區在2025年的人口目標為100萬,但在2019年的城區人口還不到60萬。
最近一年,榆林樓市再度出現瘋搶房子的局面,其背后是又一輪煤炭行業周期來了。
陜西省發改委11月4日稱,今年以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原材料需求急劇增加等因素影響,陜西省煤炭市場需求旺盛,價格持續上漲。該委對咸陽市、榆林市動力煤價格監測顯示,動力煤由1月份509.75元/噸,上漲至10月份1280.60元/噸,漲幅高達151%。
當地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榆林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8.3%,能源工業拉動了7.8個百分點。榆林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收達4064億元,利潤總額1268億元,同比增長144%。
前三季度,榆林的GDP名義增速,達到了驚人的27.6%,全國排名第二,是北京、上海兩座一線城市增速的兩倍。
榆林的能源產業,造就了一批高收入人群,早在十年前,他們就開始熱衷投資樓市,不僅扎堆去省會西安買房,也在榆林買買買。不過直到現在,榆林仍沒有實施樓市限購政策。面對群眾呼聲,今年4月,榆林市住建局曾表示,暫不會出臺房地產市場領域的限購政策,榆林住建局將在今后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制定過程中,根據榆林市的實際情況適時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相關建議。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