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國際油價沖高回落,盤中一度上漲超3%。截至收盤,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收于78.81美元/桶,跌幅2.5%;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收于80.54美元/桶,跌幅1.8%,為10月1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周四晚間舉行的OPEC+會議上,OPEC+維持既定增產計劃不變,未理會美國總統拜登的加快增產請求。一位與會代表說,在周四的簡短會議后,OPEC+批準12月增產40萬桶/日。一些主要石油消費國認為該速度太慢,不足以維持疫情后的經濟復蘇。
國投安信期貨原油分析師李云旭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前期美國、日本、印度等主要消費國均表示希望OPEC+加快增產節奏,但本次會議結果仍決定在12月按原計劃量增產,與近期OPEC+各國的表態相符,符合市場預期。具體來看,由于7月會議已將8月開始的產量調整量規定為每月增產40萬桶/日,且9至10月會議均未更改這一計劃,本次會議主要確定12月產量是否仍按此前會議增產,近期俄羅斯、科威特、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伊拉克等國均表示按計劃增產40萬桶/日是合適的,預期釋放已相對充分。
李云旭認為,當前,由于市場對需求端邊際向好已交易較長時間且相對達成共識,原油的短期交易重點逐步向供應端轉化,近兩日油價大幅波動主要也是圍繞OPEC+會議前后的消息面擾動進行交易。
從原油需求來看,李云旭表示,海外疫情形勢邊際好轉下多國解封進程持續推進,以及高氣價下取暖與燃料需求旺盛仍是當下市場交易的主線。從出行強度上看,多國陸上出行強度已接近疫情前水平,全球在飛商業航班數近期較2019年同期相比降幅已收窄至20%附近,機場安檢人數、航煤表觀消費等數據也驗證了航班活動受疫情的影響逐步減小,預計這一趨勢很難扭轉。EIA周度數據顯示,美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較近五年高點略有回落,但韌性仍然較強。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 Fiona Cincotta也表示,今年全年油價都在飚升,過去一個季度也不例外。隨著各國重啟經濟活動,對原油的需求增加,帶動油價創下數年高點。而天然氣和煤炭價格的勁漲令相對便宜的石油成為發電的選擇,并進一步提高了對石油的需求,但在需求增加的同時,原油供應依然緊張。
“我們認為,油價除了存在對前期過快漲幅的向下修正外,伊核談判的重啟是誘發市場短期情緒轉弱的關鍵。”國泰君安期貨高級研究員黃柳楠表示,OPEC+計劃外的增產是最有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給全球原油供應帶來大幅增量的不確定性因素,短期建議持續關注,或進一步誘發國際油價出現5—10美元/桶的下跌。
Fiona Cincotta也表示,在OPEC+似乎熱衷于落在需求曲線之后的背景下,油價很可能繼續上行,但伊朗是個變量。伊朗正與西方國家就其核計劃展開對話,如果達成協議后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則該國的原油可能大量涌入市場。這種可能性存在,且有可能利空油價,但絕非一夕之間就會發生。
“展望后市,在庫存低位、需求預期邊際走高、供應增加相對緩慢的基本面背景下,油價前景仍相對樂觀,下半年以來供應端OPEC+及頁巖油增產節奏較符合預期,難以產生預期偏差,潛在風險主要在于伊朗產量釋放的不確定性,在伊朗潛在利空發酵前很難超季節性累庫,基本面對油價持續形成支撐。”李云旭說。
能化板塊承壓下挫
昨日,原油下游各類油氣品種全線收跌,其中瀝青跌幅最大,達7.15%,LPG跌幅達5.15%,高硫燃料油下跌2.77%,低硫燃料油下跌2.89%。
談及昨日瀝青的大幅調整,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顧雙飛告訴記者,原因有三點:一是由于昨天上午山東現貨先行調價,基差回歸;二是受其自身供需走弱的預期影響;三是成本端原油價格的崩塌。
“從供需來看,10月下旬北方天氣的意外回暖以及京博的裝置輪檢,促進了華北地區瀝青走貨的好轉,但華東、西北、華南地區的終端消費依然難言樂觀。特別是進入11月后,隨著北方大面積降溫,未來需求的持續性有限,我們推算未來瀝青庫存水平大概率依然高于去年同期,供需結構弱勢不改。另外,隨著汽柴油價格的大幅調整,重質原油加工利潤迅速走弱,瀝青重走成本主導邏輯。”顧雙飛說。
展望后市,黃柳楠告訴記者,由于此前瀝青庫存水平過高,且當前煉廠的降負程度基本不太可能形成較好的主動去庫,瀝青2112合約在交割前大概率為弱勢格局,即持續弱于原油。
LPG方面,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劉順昌表示,近日LPG期貨價格持續大幅回落,有四方面原因:首先,丙烷基本面預期轉弱,EIA周三公布的美國周度丙烷庫存顯示增加40萬桶,進入取暖季,在本該去庫存的時點已連續3周累庫,幅度和持續時間超預期,表明丙烷市場的供需正出現由強至弱的轉變,對丙烷形成壓力;其次,當前市場LPG期貨主力合約為12月合約,從歷史上看,12月大致是年內現貨價格的季節性高點,期貨市場對旺季充分定價后,利多兌現,價格回落;再次,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持續回落,山東醚后碳四價格繼續大幅下跌,在昨日降至5000元/噸,最便宜交割品的大幅回落對期貨盤面形成壓制;最后,PDH裝置負利潤持續不斷加深,虧損幅度之大和持續時間之長歷史上從未出現,對未來PDH裝置開工率和丙烷需求不利。因此,LPG期貨市場利空因素云集,價格呈下行趨勢。
“我們認為,當前LPG價格的弱勢并不來自于基本面的影響,更多是交易邏輯的轉變。當前盤面定價邏輯逐漸從此前的預期及外盤定價轉為國內最低可交割品定價,即山東地區醚后碳四再次成為盤面最便宜可交割品。而近期盤面華南地區倉單陸續減少,山東地區倉單占比逐漸提升,對盤面價格形成壓制。”黃柳楠說。
從燃料油來看,近期高硫燃料油的走勢明顯弱于低硫燃料油。黃柳楠認為,在天然氣價格未出現持續大幅回落、全球性發電燃料供應偏緊的格局沒有明顯改變前,低硫燃料油與高硫燃料油的價差或繼續偏強。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