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1月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在會上表示,當前全國能源供應總體平穩,但供需形勢及國際市場環境仍然較為復雜。針對能源保供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國家發改委將緊緊抓住保障供應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持續深化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能源保障。
一是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指導產煤省區和煤炭生產企業在春節期間保持正常生產銷售及發運,及時做好煤炭產運銷銜接。加強煤電、燃氣機組運行管理,提高頂峰能力,多渠道提升新能源發電出力。推動國內油氣田滿負荷生產,保持原油、管道氣、LNG進口安全穩定。緊盯春節假期等重要時段,加強運行調度,確保能源供應平穩有序。
二是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強化需求側管理,堅決守住民生用能底線。進一步細化實化用能保障方案,持續優化天然氣、電力、煤炭“壓非保民”預案。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嚴格落實“以氣定改”“先立后破”,確保群眾供暖安全。
三是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統籌發電供熱和原料用煤保障,督促企業簽訂并履行好煤炭中長期合同。優化電網運行方式,用足用好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做到余缺互濟、峰谷互補。發揮天然氣“全國一張網”的優勢,重點加強對北方地區特別是資源偏緊地區的調度保障。多措并舉,科學保供,切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合理用能需求。
談及國內煤炭供應,李云卿表示,總的看國內煤炭供應是有保障的。生產方面,組織晉陜蒙等煤炭主產區增產增供,煤炭生產水平迅速回升,2021年全國煤炭產量40.7億噸,完全有能力保障合理用煤需求。運輸方面,近年來持續加強煤炭集疏運建設,煤炭運輸能力大幅增強,2021年四季度國家鐵路電煤運輸同比增長20%以上,北方煤炭港口吞吐量連創歷史新高,煤炭運輸需求能夠較好保障。儲備方面,近年來重點地區儲備能力持續提升,政府可調度的儲備資源大幅增加,在煤炭保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1月16日,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66億噸,可用21天,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重點用煤方面,今年繼續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進一步夯實煤炭供應基本盤。從初步匯總數據看,目前各地區已完成銜接的合同量比去年增加近7億噸,大部分省份已實現了發電供熱用煤合同全覆蓋。
春耕備耕即將到來,今冬明春化肥等農資生產、流通是否有保障,如何保障化肥價格穩定、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了化肥保供穩價工作機制,開展了一系列保供穩價工作。通過這些措施,近期化肥產量同比增加。以尿素為例,據調度,近期尿素產量已連續4周同比增加,其中氣制尿素日產量約3萬噸,同比大幅增長近140%。流通方面,近段時間,供銷社系統充分發揮農資流通主渠道作用,積極與上游重點生產企業開展產銷對接,加大備肥力度,庫存較前期持續增加。儲備方面,國家春耕肥儲備正按要求有序入儲,后續將根據各地春耕啟動時間,于今年3—5月間投放市場。此外,今年新增一定規模的夏管肥臨時儲備,將陸續于2月底前增儲到位。
“綜合各方面情況,今年春耕化肥供應是有保障的,但考慮到生產成本進一步大幅回落的難度較大,預計春耕化肥價格可能仍將高位運行。”金賢東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充分發揮化肥保供穩價工作機制作用,強化部門協作會商,加強行業運行監測,保障煤炭、電力、天然氣、硫磺等化肥生產要素供應,進一步發揮進出口調節、儲備吞吐等對化肥市場保供穩價的積極作用,同時大力推動化肥減施增效,指導農民科學用肥,多措并舉做好今冬明春化肥保供穩價工作,全力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力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