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規劃:
2月1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意見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基本建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較完善的政策、標準、市場和監管體系,構建以能耗“雙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標制度為引領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機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基本制度和政策體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滿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規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強的能源生產消費格局。
蘭格點評:
2021年是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的元年,但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煤電舊矛盾與電力系統新挑戰之間的博弈較量,也以久違的“拉閘限電”方式呈現在了大眾的面前。中國能源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的發布將明顯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同時也成為了能源用鋼需求的助推劑。
2021年,國內綠色能源項目的審批和投資進度就開始逐步加快,中國確定了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總規模約1億千瓦,涉及項目共50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陜西、新疆6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去年12月份底,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開工約7500萬千瓦,其余項目將在2022年一季度開工。同月,國家能源局還發布了《關于組織擬納入國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通知》,要求報送第二批項目清單。據中電聯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重點企業電力完成投資10481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電網完成投資4951億元,同比增長1.1%;電源完成投資5530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電源投資比重達到88.6%。
與此同時,為了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特高壓輸電配套工程也“火速上馬”。今年1月份,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委托開展“十四五”規劃輸電通道配套水風光及調節電源研究論證的函》,委托相關單位結合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要求就“十四五”規劃的12條特高壓通道配套水風光及調節電源進行研究論證,并就“十四五”期間需新增的輸電通道以及配套電源規模提出建議。與此同時,“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規劃建設特高壓工程“24交14直”,涉及線路3萬余公里,總投資3800億元。其中,2022年國家電網計劃開工“10交3直”共13條特高壓線路,疊加過往項目(4交2直)穩步推進,涉及項目總規模有望達2781億元。
隨著《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的落地,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將向清潔能源加速轉型,同期增加風電、光伏等電源工程用鋼以及特高壓建設工程用鋼的需求。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