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在“雙碳”和綠色制造背景下,鋼鐵行業作為國家落實碳減排的重要領域,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低碳環保要求不斷提高
從2012年黨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決策,到2015年首度將增強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國家五年規劃,再到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列為單獨一章。可以看出,國家對于污染防治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和決心都在不斷提高。
同時,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講話中表示,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1年兩會期間,“雙碳”成為熱詞,引發相關委員對“雙碳”目標的實施和落地展開熱議。會后,國家發展改革委更是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召開了多次座談會,無不透露對其的重視程度。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各行各業紛紛轉換“車道”,向綠色低碳的路徑發展。2021年,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編制了《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修改完善稿。
鋼構行業或迎發展新高潮
在“雙碳”背景下,作為碳排放大戶的鋼鐵行業,面臨不小的壓力,但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其中,具有節能、環保、抗震性能好、可循環使用等優勢的鋼結構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執行會長何文波提交了《關于大力推廣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設的提案》。他表示,鋼結構建筑具有綠色低碳特性,與混凝土建筑相比,可以大大減少固廢、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等;并且鋼結構建筑壽命終結時,鋼材還可以回收利用;節能減排、資源高效利用的效果十分可觀。
日前,蘭格鋼鐵網組織召開了“鋼構型鋼”新春線上行情研討會上,中國鋼結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毅也表示,在國家制定的“雙碳”目標要求下,裝配式鋼結構較傳統混凝土結構,在全生命周期中節能減排優勢更加凸顯,市場愈加廣闊。預計2022年鋼結構加工應用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鋼結構裝配式建筑、中小跨徑橋梁等領域將成為鋼結構的增量市場。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表示,鋼結構之所以能引領建筑行業的節能新趨勢,主要是因為其結構、內裝、外裝、設備管線等全部在工廠生產,整體運輸至施工現場統一吊裝,最大限度減少建造過程中帶來的一系列損耗,實現綠色施工、節能環保、省時省力的效果,而且鋼結構建筑的鋼材回收率高達90%。因此,在鋼結構建筑優勢凸顯以及“雙碳”背景下,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