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宏觀經濟政策及環保限產炒作提振影響,現貨市場操作情緒有所帶動,市場價格小幅探漲,然而漲后市場接受程度不佳,且進入12月份,天氣逐步轉涼,室外重大施工項目進度受限,加上臨近年底,部分項目開始收尾工作,終端采購鋼材量有所下降,整體市場成交不暢,鋼市后期走勢如何,且聽分析師詳細解析……
一、鋼市影響因素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
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分析師觀點: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穩定經濟發展,加力提效金融政策工具,保持資金流動性精準有力,擴大國內需求,提振投資預期,恢復經濟穩步發展。同時疫情形勢有所控制,被壓制的基建等大的項目有望陸續開工,對鋼材采購量或將加大,利好鋼價走勢。
2、11月中國出口鋼材559萬噸,環比增7.8%
海關總署12月7日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中國出口鋼材559.0萬噸,較上月增加40.6萬噸,環比增長7.8%;1-11月累計出口鋼材6194.8萬噸,同比增長0.4%。11月中國進口鋼材75.2萬噸,較上月減少2.0萬噸,環比下降2.6%;1-11月累計進口鋼材986.7萬噸,同比下降25.6%。
分析師觀點: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出口鋼材量增加,進口鋼材下降,同時進出口總值同比都在增加,貿易順差擴大,制造業等其他用鋼行業需求加大,增加鋼材采購量,同時疫情好轉,后期出口量將繼續加大,利好鋼價反彈。
3、鐵礦石港口庫存量增加,鋼企成本支撐減弱
統計中國45港進口鐵礦石庫存總量13478.50萬噸,環比上周一增加14萬噸,47港庫存總量14210.50萬噸,環比上周一增加42萬噸。
分析師觀點:隨著印度鐵礦石零關稅影響逐步傳達到國內,港口進口鐵礦石庫存量增加,鋼企受季節性檢修影響,生產需求量下降,原料端成本支撐走弱,加上鋼材現貨市場價格需求弱勢,成交低迷不振,商家補庫不佳,整體利空鋼價。
二、鋼價預測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12月7日(周三)下午3:00舉行新聞發布會,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疫情形勢明顯好轉,多地高速公路陸續解封,現貨市場運輸加大,加上宏觀政策提振助力,央行及證監會金融工具扶持經濟發展,市場投資預期有所帶動,不過利好釋放殆盡后,淡季情況下,終端采購始終不佳,市場交易量低迷,后期仍需更多宏觀政策提振,預計短期內鋼材價格或穩中偏弱運行。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